据诺贝尔奖官网最新发布消息西藏炒股配资,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由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László Krasznahorkai)摘得,获奖理由:“他那震撼人心、富有远见的创作,在灾难与恐惧的时代,重申了艺术的力量。”(“for his compelling and visionary oeuvre that, in the midst of apocalyptic terror, reaffirms the power of art.”)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是匈牙利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于1954年出生于匈牙利东南部边境小镇,是中欧文学传统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家。其文字往往以长句、密集的叙述结构和压抑而紧张的氛围见长,以晦暗、深沉、带有末世氛围的写作风格著称。拉斯洛的代表作包括《撒旦探戈》《反抗的忧郁》《世界在前进》《仁慈的关系》等。
展开剩余70%他的中译作品有译林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撒旦探戈》,浙江文艺出版社于2023年推出的中短篇小说集《仁慈的关系》、长篇小说《反抗的忧郁》,以及99读书人于今年9月新推出的短篇小说集《世界在前进》。据悉,译林社还将推出他的作品《温克海姆男爵返乡》。
拉斯洛是一位“中国迷”,他的中文名“好丘”是他特意请一位汉学家朋友帮他起的,一是取“美丽山丘”之意(他的家姓克拉斯诺霍尔卡伊就是一座山丘的地名);二是借“丘”字与孔夫子挂钩。
在拉斯洛的创作和人生轨迹中,中国元素占据了不小位置。《撒旦探戈》中文译者余泽民在该书序言中介绍,克拉斯诺霍尔卡伊尤其崇拜诗仙李白的律动和他无尽的能量。1998年,西欧的一家国际新闻组织邀请12位作家各选一位自己崇拜的人实地游访他们的足迹,拉斯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李白,他还制作过一张李白的诗歌地图,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走遍了泰安、曲阜、洛阳、西安、成都、重庆等近十座古城,然后穿过三峡,抵达武汉,沿着诗仙的足迹走一圈。
他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道:“我喜欢他的豪放,我喜欢他谈醉酒,谈月亮,谈生活,谈分离,谈朋友——我喜欢他的律动,他无尽的能量,他流浪的心性——我喜欢李白,喜欢这个人。”
他的作品《苍穹下的荒废与哀愁》(Destruction and Sorrow Beneath the Heavens)以中国之旅为线索,记录了作者2002年在中国多个城市的所见所感,在该作品中,他以上海为起点,穿行中国十余城市。特别是在南京的旅途中作者前往了北极阁、鸡鸣寺、莫愁湖、灵谷寺等景点,讲述了他眼中的南京的历史与当下,同时也记录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的罪行。
此后的旅行中,拉斯洛还前往了九华山、扬州、杭州、苏州、西安、北京等地,他对中国古代诗人的敬仰也颇为明显。在书中,他多次提及李白等中国历史上著名诗人,将自己置于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精神对话之中。
拉斯洛在得知自己获奖后,回应瑞典广播公司 Sveriges Radio:“我很高兴,我很平静,但同时也很紧张。”不过此前,他曾在一个媒体采访中谈过自己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我认为几乎所有的奖都是艺术最危险的敌人,就像毒药一样。因为成就会毁掉一位艺术家,诺贝尔奖尤其是一种摧残。所有我认识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都感到非常痛苦。因为他们总是遇到媒体的穷追不舍,以至于无法写作。而且作为诺贝尔奖得主,他们还会感到很大的压力。人类的行为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艺术家,而痛苦总是会帮助艺术家,成就则会毁掉所有艺术家。”
出 品西藏炒股配资
安联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