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散文家股票配资技巧和方法,他的作品既充满诗意,又具有小说般的严谨结构,独具艺术风格。今天我们就来讲述这位作家的故事。
李广田,1906年出生于山东邹平的一个贫困家庭。他原本姓王,因家境困难,在一岁时被过继给了舅舅,改为李姓。李广田的童年生活充满艰辛,他常常参与农活,并在祖父的指导下读《百家姓》。八岁时,他被送进私塾开始正式读书。
李广田从小就表现出了超凡的聪明才智,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1923年,他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恰逢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他深受其影响。1926年,李广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向同学们介绍新文学和苏联文学,传播新思想。
1928年,由于宣传革命思想,李广田被山东军阀逮捕入狱。一个多月后,北伐军解放了济南,李广田才得以出狱。出狱后,他曾在陵县和曲阜的中学教书,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几年后转入英文系。
1930年,李广田开始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文章,与同班同学卞之琳、哲学系的何其芳共同切磋创作,他们的诗歌后来被编入《汉园集》出版,三人被誉为“汉园三杰”。
1935年,李广田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回到济南中学任教,并出版了散文集《画廊集》和《银狐集》。他的散文逐渐趋向成熟,从早期的个人抒发情感到更加客观的描写,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展开剩余72%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广田辗转于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在流亡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国民党政权腐化黑暗的现实,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唯一能够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和复兴的力量。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依旧坚持独裁,反对民主与和平,他还暗杀了许多民主人士。李广田心情愤怒,毅然决定发表文章,表达对民主人士的崇高敬意,并猛烈批评国民党的反动行为。
此时,李广田随联大复员北上,先后在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1948年,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后,北平和平解放。
1950年,李广田参加了全国第一次高教工作会议,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并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副教务长,负责文科教学、科研和外国留学生事务。1952年,李广田调任云南大学副校长,主持学校的日常工作,1956年升任校长。
然而,在随后的反右斗争中,李广田因对大跃进和教育改革中某些问题提出批评,遭到错误定性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被降职为副校长。1962年,李广田终于被平反,恢复了党委常委的职务,但由于已有正校长,他没有恢复校长职务,仍旧担任副校长。
平反后,李广田的创作得到了新的发展,他创作了大量经典散文。同时,他还致力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工作,1959年,他重新整理了撒尼族的长诗《阿诗玛》,并为其写了长篇序言。
然而,这篇作品成了李广田一生的转折点。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李广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迫害。云南大学张贴了大量的批斗大字报,召开大会声讨李广田,甚至出现了口号“揪出云大的小吴晗”。工作组入驻后,有人说:“闭着眼睛划李广田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也不会错。”
李广田没想到自己会成为攻击的目标,他之前因“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被批判的事情重新被提起,他整理的《阿诗玛》被视为“毒草”,而他的《花潮》等文章也被断章取义,上纲上线。自6月24日起,李广田的批斗开始升级,他被要求挂黑牌、游行示众、遭受体罚、拷问甚至拳打脚踢。最终,他被关进学校的“劳改队”进行“劳动改造”,承受了长达两年的非人折磨。
1968年11月2日,李广田被发现死于昆明市郊外的莲花池中,尸体直立在水中,头部受伤,面部满是血,脖子上有勒痕。他的死因至今没有完全明确,但他所经历的痛苦与折磨,早已让人心痛。
1978年,党和人民正式为李广田平反,恢复了他的名誉,并作出公正评价。李广田的故事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缩影股票配资技巧和方法,深刻体现了历史的曲折与文学的力量。
发布于:天津市安联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